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美丽乡村,建好更要管好
美丽乡村,建好更要管好
——山海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事
目前,全区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233座,完成污水治理村庄52个,村庄及环村林带绿化3763亩,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路灯亮化,创建美丽庭院1.2万个、精品庭院1600个
日前,山海关区石河镇古城村“美丽庭院中心户”户主张宝全(前左)与邻居畅聊美好生活。在全区农村环境评比中获得“五星级村庄”称号的古城村,在落日余晖中透着静谧闲适的气氛。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近日,从山海关出发,沿着秦山公路驱车西行,一刻钟便来到石河镇郑庄村村口。郑庄村新修的柏油路平平整整,沿街农户门前干净整洁,一派新农村景象。
2018年以来,山海关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233座,完成污水治理村庄52个,村庄及环村林带绿化3763亩,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路灯亮化,创建美丽庭院1.2万个、精品庭院1600个。全区农村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是三年整治行动的收官之年,该区在全面推进村庄清洁的同时,坚持边清边改边完善,探索建立了卫生管理网格制、志愿服务定期制、环境卫生星级制等长效管理机制,开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
卫生管理网格制
——保洁网覆盖村庄每个角落
“今儿天气真好!今年玉米长得好,又能多卖许多钱。”深秋时节的一天,晌午过后,山海关区孟姜镇上庄村村民何淑娟和乡邻坐在村中心小广场的亭子里聊家常。
青色仿古的凉亭里,长凳环绕,中间还摆放着石桌、石凳,村民围坐,闲适惬意。凉亭外,宽敞的水泥地面干净平整,一旁还安装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路灯,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农户私搭乱建的猪圈。
“这块地儿挨着村路,以前散发的气味让人绕着走,如今变成了小广场,大伙儿都叫好。”何淑娟笑着说,这两年村里大变样,拆了违建,铺了水泥路,栽花植树,环境好了,村民心里也敞亮了,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
走在上庄村的大街小巷,粉刷一新的民房灰白相间,房前屋后的小花坛色彩斑斓,硬化后的街巷路平坦干净……2018年开始,上庄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通过村庄清洁、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硬化绿化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我们村的环境在全镇排名倒数,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全镇农村环境宜居的‘排头兵’。”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常国秀说,为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上庄村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将全村划分为6大片区,由6名村支部委员担任网格长,负责管理片区内的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近期,村北进村道路正在施工,网格长苑红纪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片区内走上几圈,发现路面上有遗洒的泥土和石块,就及时清扫干净,保持片区卫生。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村民随手扔垃圾、污水泼门外的现象很普遍。这次全面改造提升后,村里处处干净整洁,大伙都能做到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我们管理起来也很省心。”苑红纪说,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一张保洁网,覆盖了全村的每个角落,确保环境卫生管理无死角。
上庄村网格化管理是山海关区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一个缩影。为避免农村脏乱差现象反弹,山海关区重“建”更重“管”,对改造提升后的农村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卫生管理网格化,将村域内所有街道、坑塘沟渠、进出村道路连接线、公共基础设施划分在网格内,按照“一街一长、多户一长、干部包片、责任到人”原则,实行“街户片长负责制”,每个村在街道醒目位置统一规范设置“街户片长制”公示牌,明确管辖街道范围、街长、户长姓名、职责、电话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包联县级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推进村庄清洁工作有力开展。
志愿服务定期制
——党员志愿服务带动村民参与共建
10月21日,第一关镇东洼子营村村委会门前,村干部和村民20余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对全村开展定期大扫除。志愿者们分散到村里的大街小巷清理花坛杂草、清扫街道垃圾、擦洗垃圾桶等。
村民杨运福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次活动他都参加。谈起村里的变化,朴实的他话多了起来,“以前村里卫生状况差,垃圾乱丢乱倒,看着让人发愁。最近几年,村里换了新面貌,拿绿化来说,家家门前都有小花园,一年三季有花开,放眼望去,别提多舒心了。”
为了使改造提升后的农村卫生环境得以长效保持,激发村民共建共享的热情,2018年东洼子营村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每周至少做一次志愿服务,打扫村内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保持村庄整洁。
“目前,志愿服务队共有20多人,党员带动作用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东洼子营村党支部书记郑立娟介绍说,按照农户门前“五包”要求,村民负责自家门前区域的卫生、绿化、美化、看护、秩序。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对村民门前“五包”内容进行检查,指出不合格的地方让村民改正,提高村民的自觉意识,逐渐形成了农村环境规范化管理的局面。
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从短期集中攻坚到长效管护机制两个方面取得成效,山海关区先后印发了《县级领导包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农户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村规民约》范本等系列规章制度,为村庄环境卫生保持在制度上做了细致的安排。
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山海关区建立了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制度,要求各村根据党员群众的实际情况,建立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群众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定期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卫生集中清理、门前“五包”检查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原则上每月不少于2次,并记入党支部活动手册。此外,还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使村级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展示党员先进性的阵地、考验党员积极性的考场。
环境卫生星级制
——建立村庄环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夕阳西下,石河镇古城村在落日的余晖下静谧祥和。亮黑的柏油路串联起一户户暖色的民居,木篱笆围起的花园美观精致、绽放芬芳,粗壮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一派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走在村路上,仿佛在欣赏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
71岁的村民张宝全正在清扫家门外的街道。村里新修了柏油路,他每天都要巡视几遍,容不得路上有半点垃圾。在村里,张宝全爱干净是出了名的,他不仅把自己家打扫得纤尘不染,把左邻右舍的门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用石头和花草精心打造微型山水盆景装点路边环境。作为“美丽庭院中心户”,他带动身边的村民一起打造美丽庭院,让整条街巷成为全村的环境示范街。
如今,古城村一户农家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处美丽庭院用“小美”汇成全村的“大美”。今年8月,在全区农村环境星级评比中,古城村获得了最高荣誉——村委会门口一块金灿灿的“五星级村庄”牌子是全村人的骄傲,也是村民美丽生活的生动写照。
“经过不断地改造提升,村里的环境从内到外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提升。茶余饭后,村民会自觉打扫院里院外,精心呵护美丽家园。”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
农村人居环境成果的长效保持,离不开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日常管理,为此山海关区制定了《村庄环境星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全区所有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星标管理并实施常态化督导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综合评判各村环境整治水平,分别评定一星至五星等级,并对星标村实行动态管理:年初评定、抽查考核、年末调整。区政府根据督导考评机制和星标村情况安排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助资金,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此外,该区还对落实门前“五包”工作不到位的村进行督导,对向水体倾倒生活垃圾等行为予以曝光批评,引导村民从被动督促变自觉行动。
环境更好了,村庄更美了,村民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坐在家门口的长条凳上,张宝全跟邻居唠家常:“可得把身体锻炼好,多享受几年这样的好日子。”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2、“三农”系列培训;3、“三农”项目咨询;4、“三农”企业策划;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进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公众平台
新闻热线:0311— 66566906、6656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