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兴县 高标准农田迎来“数智”春管潮
“现在浇地能这么省心,多亏了这个‘新把式’,一部手机就能远程操控,节能节水节工。”日前,河北省定兴县辛木村党支部副书记裴立河说的“新把式”,便是每14米等距埋设一根的伸缩式喷灌连接杆,作业时杆头钻出地表360度旋转喷洒,完成后缩回地下40厘米处,不影响大型机耕翻地,相较传统浇地模式每亩可节约5块钱,仅小麦季就可以节约用水30%左右。
在辛木村高标准农田地头,一望无际的“绿”映入眼帘,只见固定式自动伸缩喷灌设施正360度旋转着为麦苗“补水”,嫩绿的麦苗“喝”饱水后愈发生机盎然。
除浇地省心外,“智慧+”赋能的高标准农田好处多多。裴立河如数家珍地说,该村1700余亩农田不见一条土埂沟渠,只看到高清监控摄像头、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等高科技设施矗立在田间地头。依靠这些设备,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全智慧化管理,天气、农情、调度尽在“掌”握。裴立河打开手机演示“爱耕耘”智慧系统,只见推荐播种日期和种植密度,农作物分布与长势分析,科学水肥管理、灾害预警、农作物产量预测等均一目了然。
原来,这是数字化设备通过对土壤、天气、卫星遥感影像等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运用移动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智慧种植决策系统,再将最优种植方案发送到种植户手机上。
据了解,该县耕地面积64.2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7.74万亩。但是在过去,农村耕地碎片化严重,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无序流转、耕地闲置、规模化经营程度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突出。2023年,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强化建设质量管理,因地制宜开展了基础版、提升版、智慧版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该县以村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吸引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通过实施农田新基建,打破田间路、田埂、沟渠等原有界限,削高填低、平整土地,让“碎田”变“整田”。同时,为让农户“旱涝保收”,还引入“爱科农”“中化”等第三方代管经营合作社农田,土地农业产生的效益不仅要保证给农民的“租地费”,也要按比例给村集体分红。
“刮风下雨不担心,就等年底拿奖金”,这句顺口溜让裴立河说出了当下农户的心声。他说:“现在代管公司采取‘打擂’模式,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亩地1100元的保底收益,其中1000元给到农户,另外100元90%为集体收益,10%为合作社公益金。去年他们村里集体收入达到40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高标准农田智慧版使当地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肥料利用率也提高了25%以上,劳动力节约了一半。”定兴县农业农村局农审站站长张淑玲说,目前全县注册成立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246个,入社土地7.7万亩,已建成智慧版高标准农田3万亩。今后还会整合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建立可追溯平台,努力让一片片高标准农田生机勃勃,成为农民的“希望田、幸福田”。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
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
2、“三农”系列培训;
3、“三农”项目咨询;
4、“三农”企业策划;
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
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
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