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富硒打造农业新高度 ——山西阳泉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这里的鸡蛋的价格可以卖到一般鸡蛋的4倍,这里的小米一斤可以卖到38元,这里的陈醋是普通陈醋价格的3倍……
这里就是山西省阳泉市,一座有红色基因的城市,解放战争中,浴火重生的小镇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阳泉累计向外输送煤炭近30亿吨,为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作出突出贡献。阳泉山多地少,辖两县三区一个高新区,耕地面积有105万亩,但无论是面积还是立地条件甚至不如省内一个农业大县。
近年来,阳泉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和打好富硒品牌的嘱托,不到3年的时间,一个硬核重工业城市在不足全省2%的土地上,聚焦富硒资源禀赋,发展富硒农业产业,让特优农业有了新亮点、现代农业有了新的增长点、农民增收有了新的突破点。
阳泉人是怎么做到的?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阳泉市。
产业,因政府搭台而高开高走
“以前农民把富硒农产品都当普通产品卖了,谷贱伤农,大家种地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富硒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30%以上,大家种地的劲头足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雨后的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富硒谷子在阳光下随风摇曳,村负责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的调查数据显示,阳泉市105万亩耕地中,可利用的富硒耕地约63.85万亩,其中富硒区27万亩,足硒区36.85万亩。富硒区土壤硒含量丰富,硒元素平均值为每克0.476微克,是全国土壤硒含量平均值的2.1倍。
近年来,围绕小农业如何实现大突破,新一届阳泉市委、市政府经过选择与重构,将大力发展硒产业作为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每年,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富硒产业发展,我们紧紧围绕链条怎么建、技术谁来管、标准怎么定、市场怎么拓等关键环节,为产业发展搭起了‘四梁八柱’,尽可能涵盖家家户户都需要、一家一户办不到的事宜,来调动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富硒产业的积极性。”阳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建文说。
为此,阳泉市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了富硒产业研究院,推动专家团队入驻阳泉,开展富硒生产标准研究和富硒农产品认证。
阳泉市还与苏州硒谷专家团队深度合作,编制了《阳泉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了创建富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强市、打造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样板区”的愿景目标。
“研究院成为助力阳泉市发展富硒农业产业的智慧力量和支撑乡村振兴的智慧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院长高志强说。
“2022年起步,富硒农业从无到有,到2023年,阳泉富硒产业实现‘5个翻番’:富硒农产品种类由7类拓展到14类,基地规模由2.5万亩增加到5.1万亩,经营主体由138个发展到210个,产品认证由52个增加到136个,产业产值由3.5亿元增长到7.2亿元。”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立彪说。
2024年,随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调研土壤调理剂富硒肥合作事宜的成行,中大集团旗下的山西东大土壤科技公司落户阳泉,富硒肥和平定县的富硒陶土成为阳泉富硒农业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新抓手。
由此,阳泉农业在省内有了自己的新标签,在富硒土壤上种养加成为该市农业现代化的新常态,全产业链、贸工农一体化模式成为该市富硒农业产业的新业态。
企业,因延链强链而做大做强
“在种植、加工、营销、科研几个关键环节环环用心、巧借外力、不断尝试,一粒小米也能做成大生意。”阳泉富硒产业的“链主”企业山西晋婆婆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桑英姿说。
晋婆婆农业公司在平定县、盂县等地建设了万亩种植基地,为种植户提供免费的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其中,3000余亩土地因土壤中硒含量丰富被确定为阳泉市富硒谷子生产试验示范基地。
在政府支持下,晋婆婆农业公司优选更新农作物品种,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耕种、全流程科研团队指导、全方位质量把控,深挖富硒资源、打造优质富硒农产品。
“我们还延伸产业链,在加工和销售上发力,开发出面向都市白领的富硒小米桶装面,面向中老年人、青少年的富硒小米粥等产品,2023年底,公司成为首批‘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之一,累计有4种产品通过富硒产品认证。”桑英姿说。
和晋婆婆一样,在政府规划引导赋能之下,良种夯实了产业品质、基地化做实了产业规模、品牌化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阳泉市富硒杂粮、富硒水果、富硒油料、富硒蔬菜、富硒连翘茶、富硒禽蛋、富硒猪肉、富硒酒醋等品类农产品构建了全产业链体系,牵头品类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延链、补链、强链,完成了从“小作坊”向“标准厂”的升级。
在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中,阳泉市富硒农业的“研究院+产业地+加工园+集散区+展销端”产学研联动、产加销贯通、多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架构日渐成形。
为此,该市确定2024年力争富硒产业基地规模突破10万亩、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突破300家、富硒全产业链“链主”企业达到11家、“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到40家、富硒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我们村和天龙公司合作推进的50万只蛋鸡智慧养殖项目,全部是高起点复制他们的经验,将来会给村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平定县张庄镇宁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双银说。
“经市里、县里检测,我们村的土壤富硒。酿醋的高粱是村里种植的,酿出来的醋产品被认证为富硒醋,醋的价格卖上去了,产品也实现了多元化。”盂县牛村镇后元吉村党支部书记赵琪说。
龙头引领之下,利益联结机制将集体经济和农户纳入到了富硒共富产业发展体系。
生产力,因科技创新而高效高质
“鸡舍没有异味,净化过的饮用水会通过水线供应到鸡笼,科学配比的饲料会经过料线投放到食槽,鸡粪通过机器控制能‘一键输送’到鸡舍旁边的有机肥加工车间,根据鸡群的采食量和饮水量记录,结合鸡群的健康状况,还可以设计出喂料的‘最优供给’。原先6个人养3万只鸡,现在1个人养10万只鸡。”位于阳泉市高新区的天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终端,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通风等鸡舍环境指标,控制着喂食、给水、清粪等原来依靠人工的多个环节,公司负责人陈璐介绍。
据了解,天龙公司总结的独家节粮型海兰白蛋鸡养殖配套技术,与5G技术的耦合,可以使蛋鸡养殖全程不添加任何药物及添加剂,蛋鸡死淘率降低5%至10%。保守地估计,按产1斤鸡蛋计算,饲料转化率要比传统养殖节约0.5斤饲料,蛋鸡全周期产蛋量可增加5公斤,每只鸡可比传统养殖多收入20元至30元。以30万养殖量计算,5G+智慧蛋鸡养殖可以比传统养殖提高收益600万元至900万元。
位于平定县鹊山镇的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内,功能农业国家大数据中心阳泉分中心实现了一屏观天下,既可以了解到全省全国硒产业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到硒产业的标准体系、生产管理。
从植入富硒农业大脑到引入5G技术和物联网设备,阳泉市的农业,正在从传统种养模式跨向了智慧种养加的高质量发展。
在盂县东梁乡寺家坪村的鱼菜共生基地,记者看到,智能循环水控制系统将养鱼的水进行微生物分解处理后,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用于种蔬菜;池里种植的蔬菜吸收了水中的养分,水体净化后回流到鱼池,实现了“一水两用”。
“消杀、控温、增氧……虽然养鱼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精细活儿,但有了智能系统和设备,变得简单许多。”负责人曹有旺介绍。
“方舱中安装有灵敏的探测设备,银耳生长所需的各项环境指标等能精准探测、自动调节。我们就不用动那个脑筋了,只要检查银耳长势,给银耳调换调换位置就行。”原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都需要精确控制,这让很多种植户望而却步,如今在5G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下,平定县岔口乡红育口村村民李秀卿也跨进了高大上产业的门槛。
品牌,因有效宣传而越来越响
“品牌营销方面,在政府支持下,我们通过打造‘新媒体+富硒农产品’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升级线上短视频、线下合伙人模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桑英姿介绍,去年,该公司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今年在山西政府支持的电商销售“与辉同行”活动中和“618”购物节上,更是表现卓越。
围绕市场怎么拓展,立足阳泉市毗邻河北石家庄市和山西太原市两个省会城市的交通优势,阳泉市建设了平定县海磊富硒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和晋婆婆谷子交易中心,打造了富硒产业的“集散地”枢纽。
据介绍,海磊物流园一期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入驻商户60余家,带动就业岗位400个,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100余万元。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晋婆婆产销交易中心为富硒杂粮外销难提供了电商销售平台,其中阳泉市争取到省级财政1000万元支持这一项目建设。
围绕品牌怎么建设运营,阳泉市以“硒望之城 养生漾泉”为主题,在北京市举办了富硒农产品北京发布会暨全产业链招商会对外发布了“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农村部门和商务部门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展会,有效宣传和提升该市富硒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目前,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商标注册和品牌建设工作已经全力展开。随着“阳泉硒品”抖音号的开播,阳泉富硒产业又迎来黄金发展新机遇。
“农户和企业在品牌宣传上心有余而财力不足,政府必须牵起头来,主动投入主动作为,为他们打开销路,才能促进生产端的规模化发展。”阳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建文说。
该市投资2300万元全力建成的阳泉市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即国家功能农业大数据中心阳泉分中心),让“阳泉硒品”推介展销“根据地”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可以让全国各地的网友们更好地了解认识了“阳泉硒品”。
“公司的富硒鸡蛋,经常供不应求,为此我们扩大了蛋鸡养殖规模。”位于平定县岔口乡甘泉井村的裕盛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于一体的蛋鸡养殖和鸡蛋销售企业,2022年该公司的鸡蛋通过了富硒认证,负责人赵晓波说。
由此,立足特色优势资源禀赋,政府强力推动,科技强力支撑,企业主动作为,阳泉农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
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
2、“三农”系列培训;
3、“三农”项目咨询;
4、“三农”企业策划;
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
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
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