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  |  唐山市  |  秦皇岛市  |  邯郸市  |  邢台市  |  保定市  |  张家口市  |  承德市  |  沧州市  |  廊坊市  |  衡水市  |  辛集  |  定州

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
| 环卫一体化委员会

| 美丽乡村建设专委会 | 电商专业委员会 | 碳中和专委会 | 健康乡村建设专委会  | 京津冀智慧农业专委会 | 有机食品委员会  |  健康管理服务专委会

 |  项目服务专委会  |  县域产业服务委员会  |  乡村产业专委会  |  油莎豆产业专委会  |  规划设计研究院  |  乡村服务委员会  |  教育培训委员会  |  三农带头人专委会 

三农服务委员会

如何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等特征,包括农村经济、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这其中,如何实现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两手抓、两手硬是各地各部门必须破解的一项重大课题。

    作为生态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生态农业体系,有利于系统化解决农业生产和乡村环境中的生态问题、打赢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利于推动农业高质量、高效益、绿色化发展,有利于加强优质生态健康品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具有“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还具有“金山银山”的产业价值,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同频共振”的重要抓手。系统设计生态农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构建生态农业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工作,是推动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顶层设计,因而必须直面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分散化、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偏低、新型技术装备推广较难、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系统规划、合理推进。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制定生态农业的标准评价体系。首先要依据区域基础与自然条件的不同,选定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方向与范围。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建设目标,作为评价、考核、推进系统建设的标准与依据。再者,由于许多部门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制定了各自的标准与指标,应实现各标准之间的评价认同和有机衔接。

    合理制定生态农业的实施体系。生态建设具有约束性、强制性特征,纯粹依靠自发式、主动式推进,必定进程缓慢。因此,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一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化的自然式、自由式实施,二来一些相关部门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管考核不管实施的做法。更进一步说,应依据区域条件不同,制定合理科学的建设方案,做好建设目标、方式、阶段的设计,除做好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营机制外,还要做好技术支撑体系与产品供应体系的规划设计。

    做好生态农业的组织体系。在我国农村地区,零散分布的种养殖业小农户依然普遍存在,而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对生产主体的引导和管理又缺乏有效性,因而,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必须以科学有力的组织体系作为保障。其关键在于,形成“政府规划引导、农村经营主体主导投入、企业市场推动、稳步阶段实施”的组织运营体系。

    重点设计好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体系。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其重点在于,运用价值手段形成吸引各方参与的动因。首先是降低成本投入,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加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方式实现;其次要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并构建起合理的价值分配和利益联结关系,既整体提升产业价值水平,又实现产业链上各主体增值收益的合理、高效分配。

    创新设计生态农业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要注意在现有涉农政策与投入方式上进行区域性创新整合,让各种投入形成合力,达到精准投入发力。同时,也要依据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全环节、全系统、全流程,针对政策需求,科学制定多种政策保障系统。明确构建生态农业体系的主要任务

    生态农业体系的功能就是系统性解决当前乡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因此,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应围绕着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实现生态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

    要解决生态种植问题。长期以来,人多耕地少的中国为解决13亿人填饱肚子的世界级难题,追求产量成为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但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也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增产遭遇瓶颈等问题。因此,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要从土壤修复调理、营养科学供应、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施科学管理、循环利用种植废弃物等全生产过程入手,实现农业种植的生态化。

    要解决生态养殖问题。近些年,养殖业饲料添加剂超标、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出现,影响了畜产品品质和国民健康。因此,必须建立从孵化育雏、疫苗防治、生态饲料、生态环境、生态加工等养殖全流程的生态体系,形成养殖的生态链。

    要实现种养产业循环发展。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畜禽粪便是重要的农业污染源。虽然先后出台诸多限制农业废弃物排放与鼓励无害化利用的政策,但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其关键原因是没有形成生产资源与废弃物转化的生态循环生产体系。种植废弃物可作为养殖饲料,而养殖粪便废弃物又可作为有机肥料。基于此,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要建立种养之间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循环化利用、生态化共生体系。

    要实现现代农业与健康食品生产融合。当前,农业发展存在产业链分割、组织化水平低、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田间生产与餐桌食品之间的环节没有打通,这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农产品品质不高、风险较大、价值偏低的关键因素。因而,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要实现生态种养殖体系与健康食品产业,也就是与市场消费需求的无缝链接、融合发展。

    要全面构建“五生体系”。构建生态农业体系要通过体系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绿色化生产、生态化生活、产业化生态、健康化生命、生机化机制的中国特色新乡村。科学制定生态农业体系的建设步骤

    构建生态农业体系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工作,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时代任务,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放松懈怠。因此,必须科学制定建设步骤,加快稳步推进。

    第一,加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要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原则,研究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科学制定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标准体系、投入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做好理论与实践、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效益、阶段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相结合的规划设计。

    第二,科学制定生态农业体系建设规划与解决方案。要依据区域特征、基础条件等制定科学的体系标准与建设目标、建设方式、解决方案。要做好技术支撑、产品支撑与机制支撑,着重做好市场运营主体建设,形成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实施机制。

    第三,创新设计生态农业体系的组织保障。依靠县、镇、村三级体系,开展发动引导和组织协调。建设市场化运营体系,并激活农技推广、科技服务等体系,做好生态农业体系的推广与实施。设计科学的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做好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按照区域、发展水平不同,选择一批县市开展建设试点,加强研究分析,制定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区域生态农业体系建设解决方案,从技术、产品、运营主体建设、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支撑保障。

    第五,稳步推进全局化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在前期试点示范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形成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标准与方案,推进我国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全局实施。


(作者系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来源:农民日报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现代产业园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城乡一体化机制建设协调发展新部署,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扫描二维码,进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