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控制技术
牛奶中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奶牛摄食的饲料,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奶牛的常用饲料,用量大、贮存时间长、环境影响大,容易造成多种霉菌生长,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危害奶牛健康、降低饲料利用率,还可能损伤奶牛的生产性能。为加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管理,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8月1日发布了行业标准《全株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控制技术规范》(NY/T 3462-2019),明确了从青贮饲料田间生产—收获—加工—贮存及取用各环节霉菌毒素的控制技术措施。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效降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有利于我国青贮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田间生产
种植地
宜轮作,应翻耕,翻耕深度宜30cm以上。
品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农艺特点和市场需求,宜选择抗倒伏等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
收获和加工
适期收获
全株玉米干物质含量北方地区宜达到30%以上,南方地区宜达到28%以上,即可收获。不应在雨天收获,收获时应保证原料干净、无杂质和污染。宜选用带有玉米籽粒破碎功能的专用青贮玉米收割机收割。
留茬高度
青贮玉米收割时,留茬高度应控制在15cm以上。
切割长度
青贮玉米切割长度宜在2cm左右。
贮存
青贮窖
青贮窖应建在养殖场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势高、通风、阴凉、干燥处。应建有防止鼠、猫或鸟类等动物侵入的设施。青贮窖大小应根据牧畜规模和一天的取用量设计。青贮窖与青贮玉米所有接触面应做硬化处理,面上磨平,无裂缝。青贮窖地面宜向排水沟方向做1%-3%的倾斜;排水沟沟底须有2%-5%的坡度,保持排水通畅。青贮前,应清扫青贮窖,去除霉变饲料残渣及其他杂物,宜消毒。
压窖
青贮玉米切碎后,应及时运输至青贮窖,逐层压实,每层厚度应控制在15cm以下;压实密度应达到青贮玉米鲜重700kg/m3以上,青贮玉米与窖墙接触区域应压实。
青贮添加剂
可使用青贮添加剂,青贮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应按照国家饲料添加剂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密封
宜选用2层农用薄膜覆盖,内层为透明薄膜,外层为黑白膜。内层透明薄膜宜延伸铺到青贮窖窖底30cm以上,青贮窖窖顶透明薄膜交接处,宜相互叠加3m以上;外层黑白膜应黑面向里,白面向外,黑白膜交接处,应用耐热胶水密封。青贮原料填满压实后,应在72小时内密封。
封顶
黑白膜交接处以及青贮窖墙边缘处,宜用沙袋紧密压实;青贮窖窖顶宜用串联的废旧轮胎等物品紧密盖压;黑白膜与地面交接处,宜用土密封。
青贮窖维护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检查薄膜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及时封补;检查积水或漏水,及时排除或封补。
取用
若青贮表层有霉变部分,应清除霉变部分饲料,从横截面逐层取用,取用截面应保持最小和平整。一旦开窖,应每天取用青贮深度达到30cm以上,直至用完整堆青贮饲料,如连续2d以上不取用,应将青贮横截面切割整齐、重新密封青贮窖。
监控
计划
青贮窖开窖后,应制定监测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的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全株玉米青贮的抽检批次和时间间隔,梅雨季节或者青贮饲料出现霉变等特殊情况下的抽检批次和时间间隔。
采样
按照NY/T2129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采样。
检测
黄曲霉毒素B1应按照GB/T17480测定;玉米赤霉烯酮应按照GB/T19540测定;T-2毒素应按照GB/T28718测定。
控制
泌乳期牲畜所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应小于10μg/kg。
非泌乳期牲畜所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按照GB13078执行。
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来源:中国农网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2、“三农”系列培训;3、“三农”项目咨询;4、“三农”企业策划;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进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公众平台
新闻热线:0311— 66566906、6656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