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谋建设 合作引领育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现阶段如何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如何因地制宜建设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如何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近日,围绕这些热点议题,2024年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常务理事会暨和美乡村建设发展论坛在湖南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和各界代表就“乡村建设”“人居环境”“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交流。
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对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要目标。
现阶段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数据显示,目前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现阶段,我国乡村建设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各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科学统筹乡村建设布局,应重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与会者表示,推进乡村建设,既要出行便捷、生活便利,又要服务提质、环境优美。
“房屋功能与农村现代生活要求不匹配,舒适性差。”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秘书长林澎在调研中发现,作为主要生活场景的农村房屋不仅缺少专业设计与规范施工,农户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住房舒适度差。他建议,可统一打造功能完备、农民满意、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优秀农房“样板”,探索现代宜居农房的建设技术路径和政策保障体系,让村民建得好、住得舒服。
对于论坛提出的要“探索现代宜居农房的建设技术路径和政策保障体系”的观点,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徐峰表示赞同。他表示,需要建立“三生系统”协调的乡村治理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种功能空间的协调发展。他也提出“目前城乡区域差距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徐峰表示,应重塑城乡关系,构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田园特色宜居村镇建设模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则以传统村落中的民居改造为例,探讨了提高传统民居舒适度的方法。他认为,要与时俱进地保护与更新传统建筑。“根据地域构建乡村建筑新模式,在沿用中国传统民居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采用模块化的新型建造方式,保障村民居住品质和传统民居特色。”刘加平说。
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资源环境禀赋、气候条件、经济社会背景存在显著差异。刘加平院士在论坛上提到: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及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无法采用同一种模式解决全国乡村民居建设的所有问题。
与会者也纷纷表示,在乡村建设中不能以少数几种模式和工程标准统一建设乡村,既不符合发展规律,也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出符合农村实际、保留地域特色的乡村规划方案。乡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服务功能,还要注重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促进原生态村居风貌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宁波工程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瑾认为,做出符合农村实际、保留地域特色的乡村规划,“小而精”“小而特”改造是破局关键。“在实践中,我们会充分挖掘文物古迹、工匠人才等当地文化资源,并从现场踏勘、意见调查、方案雏形、方案定稿等方面与村民进行深度交流。”徐瑾介绍,对于乡村聚落空间、建筑空间、庭院空间和田园空间的方案设计、美学构建,都应充分落实“乡村设计师”的生活需求和改造意图。“在后期按照专人持续的跟进建设工作,保证规划落地。”徐瑾说。
“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解决乡村建设难题是我探索的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孙世友教授说。他主张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分析等技术,构建乡村画像体系。孙世友表示,运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全面、准确地刻画乡村这一特定单元的经济社会运行全貌和特征、现代化建设趋势,从而挖掘各个乡村的优势特征与不足,便于在乡村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政策支持方向、科研方向、投资决策方向等。
安徽砀山县委副书记沈慧星在会上分享了大数据推动乡村建设的基层经验。她介绍,砀山县通过“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数字+”模式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步伐。“‘数字果园’‘产业升级’‘互联网+旅游’等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为乡村的产业、环境等要素的规划提供了支撑,实现了乡村建设‘一张图’。”沈慧星说。
“结合地域与民族特征,做好传统村落的分类,例如传统风貌型、民族特色型、名胜古迹型等。”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许健和认为,在传统村落改造时,要在规划中统筹建设和保护,要按照不同村落类型分类规划,并加强住建体系与文保体系及相关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与区域协同,构建传统村落改造的协作机制。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磨滩镇党委书记杜林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该镇桂花村的经验。他介绍,桂花村通过挖掘一树、一湖、一粒米、一古村落等资源禀赋,规划打造村内文旅路线、产业品牌,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他建议,乡村规划不仅要凸显本土性,还要注重落地性、具有活力性、彰显系统性,从而保证所建与所需的统一、成本与效率的统一、建设和管护的统一。
凝聚高校合力培养乡建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目前,我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仍面临人才总量少、招才引智难、培训资源少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人才振兴看似是单项工作,但涉及面广,需要政策配套、机制创新,需要打造吸引力强、发展空间广阔的乡村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汇聚扎根。
高校是补齐乡村建设人才短板的有力支撑。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兰勇表示,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美乡村的历史重任中,高等学校责任重大。“我们还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加强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水平。”兰勇说。
“我国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各地乡村建设存在显著差异。”湖南大学副校长吕勇建议,高校要聚焦打造乡村建设理论研究高地、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领地、成果转化阵地,有效推动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域之间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
“应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短板弱项确认具体需求,借助人才、技术等资源密集优势,找准校地合作结合点。”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委组织部部长范刚表示,要针对学生、企业家及青年干部等研学对象,定期开展乡村建设人才进行培养。
对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明宇表示认同:“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通过创新‘致富能手+企业园区+职业农民’‘校园联合’的培训模式,开展靶向培训,在田间地头汇聚乡土人才发展合力,在社企农家聚集本土人才发展动能。”
据了解,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乡村建设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吸纳144所高校作为成员院校,目前已构建了‘一院三会多盟’的组织架构,形成多方联动的合作格局。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弘介绍,“2022年在原乡村振兴局指导下,联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共同建设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培育乡土人才,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成为引导社会力量全面参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环。激发人才活力、把高质量人才留在乡村是根本。”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刘晓山说。他认为,高校联盟、校地合作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师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还在于为教育与农业提供了互动平台,也为“教育与实践融合”的教育改革方向提供了参照。“除了多部门、多学科协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让更多人了解到‘农业是有发展的行业、农民是有前途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才是人才涌向乡村的原动力。”刘晓山说。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为各级政府、涉农机构(龙头企业)提供:
1、“三农”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
2、“三农”系列培训;
3、“三农”项目咨询;
4、“三农”企业策划;
5、“三农”企业资金、市场对接;
6、“三农”政策补贴咨询。
我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袁桐利对我会批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为推动我省“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望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在“三农”深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